闽北革命人物(第41期)|汪林兴
汪林兴(1908—1944),福建省崇安县岩后村人,崇安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
图为汪林兴像
早年行医,1928年,参加以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暴动,成为骨干分子,被推选为村苏维埃政府主席。192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初,担任白水区委书记,不久调任崇安县赤色警卫营政委。1932年春,被派往新开辟的大浑区任区委书记,同年秋,升任中共崇安县委书记。1933年4月,调任建阳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委。进行党的组织建设和军队建设,开辟和保卫苏区,同时也对苏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在崇安兴办兵工厂、农具厂、造纸厂;组织各种合作社,设立对外贸易处,促进商品流通;实行土地改革,征收土地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村村办小学,大乡办剧团。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闽北苏区陷敌重围。为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成立西南战区(位于闽北苏区的西南部),担任党政军一体化的战区委员会书记。1936年6月,中共闽赣省委成立,担任闽赣省第一分区(闽北分区委)书记兼崇安县委书记。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紧紧依靠群众,坚持崇安老苏区,配合外线作战。
1937年,任闽赣省闽北分区军政委员会主席兼崇安县委书记。一面领导闽北分区军民粉碎蒋介石“北和南剿”的阴谋,一面本着爱国的热诚,屡次致信国民党崇安县长,力主合作抗日。在他的努力下,终使谈判成功。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次月,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任三支队副官。同月,闽赣省委改为闽浙赣特委,任特委组织部长兼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副主任,一心扑在促进抗日统一战线上,先后五次给国民党崇安县长发出公函和文件,陈述我党抗日立场,揭穿其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面目,争取民众拥护,促进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8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成立,任省委民运部长,兼任闽北特委书记。1939年7月,当选为省委常委。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福建省委所在地闽北发起的三次大规模进攻,他组织闽北游击队日夜为省委机关安全操劳;机关粮食供应困难,他深入群众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1944年8月的一天晚上,率部队下山筹粮被敌伏击,英勇献身。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系由南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南平市委网信办联合推出。)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