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数字赋能,沉浸体验,开启文旅新篇章
在福建博物院沉浸式展厅,戴上XR头显,千尺海底的奇观于虚实交织中触手可及;在三坊七巷林觉民故居,轻点AR导览设备,百年风云便穿透砖墙在虚实交融的光幕中翻涌。当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文旅基因,福建正以一场静水深流的创新,重塑“诗与远方”的时代表达。
数字化与智慧服务:让文旅更懂人心
当下,越来越多的游客期待行程中的每一站都能被“读懂”:景区展示的历史是否生动?服务是否精准?线路是否高效?福建在数字化文旅服务方面,给出了一个充满温度的答案。
以莆田市打造的“这就是莆田”数字文旅平台为例,它不仅是一张智慧旅游“通行证”,更是一位贴心的数字化“向导”。游客通过这一平台,可以轻松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查询和预订。与此同时,平台整合了交通、气象、景区、餐饮等多维度数据,不仅为游客提供便利,也为文旅管理者提供精准的行业监测和风险预警。
“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游客整个旅游过程更加顺畅。”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游客可以实时看到景区的客流情况,选择错峰出行;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平台会第一时间发出预警,让游客能及时调整行程”。
为推动福建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推出了“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一部手机全福游”。这一平台集旅游信息查询、行程规划、交通管理、住宿预订、特产购买及预约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同时配备电子地图、语音导览、景点VR、直播互动、以图识花等实用工具,旨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实现“一机在手,畅游无忧”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福建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在南平,游客可通过“武夷山旅游”小程序实时查看景区人流、天气、交通等信息,并预约VR导览服务;在泉州,游客可使用“一部手机游泉州”小程序获取全方位智慧旅游服务,并借助“一张图游古城”便捷查看热门景点、酒店、美食等信息;在龙岩,“一机游龙岩”则助力游客轻松畅游龙岩,深度感受本土文化魅力。
沉浸式体验:科技让文化“活”起来
如果说智慧服务是文旅的升级,那么沉浸式体验则是文旅表达的革命。在福建,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正在被打破,传统文化不再是遥远的历史,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在”。
走进福建博物院XR沉浸式展厅,一场奇幻之旅即刻开启。《海底两万里》的深海秘境、《登月奇旅》的宇宙探险、《永远的盛唐》的繁华盛景……一幅幅虚拟的画卷在游客眼前徐徐展开。佩戴上轻巧的专业头显,游客可以与尼莫船长一起穿越海底森林,仿佛置身凡尔纳笔下的奇妙世界;可以漫步月球表面,拾起一块块月壤岩石,感受宇宙的浩渺与神秘;更可以穿越千年,回到盛唐洛阳,与诗人李白对酒当歌,或在石窟间仰望卢舍那大佛的庄严与震撼。
一位刚体验完《永远的盛唐》的游客张女士兴奋地说道:“我从来没想过能以这种方式‘走进’盛唐,仿佛真的穿越了时空。一边看着真实感极强的龙门石窟壁画,一边和身边的朋友讨论盛唐的繁华,真的很震撼!”
如今,沉浸式业态正成为激活福建文旅新消费的重要引擎。2025年春节期间,福建博物院、福州三坊七巷等地相继推出XR沉浸展、沉浸式AI展览等创新科技体验,同时打造了《唐朝诡事录》国潮沉浸剧场等全新文旅业态。这些项目通过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文化深度结合,不仅为游客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还吸引了超百万人次的客流量,有力推动了文旅消费的升级。
科技赋能推动了沉浸式体验场景的多元化延展。在泉州科技馆,《奇遇三星堆》VR展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青铜文明的神秘细节;在宁德,国风海洋主题VR展《深海奇遇》构建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厦门的《飞跃中国》裸眼球幕剧场,则以悬空视角展现祖国山河的壮美。此外,龙岩长汀千架无人机编队打造的“时空之门”烟火秀、福州冶山春秋园的“数智迎春奇妙游”、厦门“旅行魔方”互动装置等项目,将数字艺术融入景区,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
在推动沉浸式体验的同时,福建还通过文旅融合开辟了产业增值新路径。2025年春节期间,福建省13家红色景区利用数字技术开发文创衍生品,将革命符号转化为可携带的文化商品,助推游客量同比增长6.1%。泉州对世界遗产洛阳桥实施三维建模,通过AR技术实现“掌上穿越千年”;三明则借势电影《笑傲江湖》IP,推出武侠角色扮演等主题活动,日均游客接待量突破1万人次。这些创新举措实现了数字技术与文化基因的深度耦合,正逐步重构文旅产业的价值链。
数字文旅:解码历史,赋能未来
数字文旅的建设是文旅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和前沿工程,对于提升文旅服务质量、培育数字文旅新模式、丰富文旅产品体系、推动文旅消费升级,以及助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年5月,福建省正式印发《2024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深度融合。文件鼓励各级文旅机构新建和整合提升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数据资源,培育智慧景区,并创建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场景的示范案例。这一系列举措为福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截至2024年11月底,福建省已建成5G基站14.2万个。5G技术凭借其高带宽和低时延,不仅提升了信号效率,也为游客带来更加真实和沉浸式体验。
持续依托“数字+”“智能+”“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福建正进一步完善文化和旅游领域的配套设施,加快推动智慧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这片曾孕育“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土地上,数字技术正以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将历史的经纬编织成未来的锦缎。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武夷山摩崖石刻的数字化监测点,福建文旅的篇章,翻开了新的扉页。(李轩)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