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时节,南平政和县大地碧水悠悠、鱼翔浅底,野菊缤纷绚烂,芦花洁白摇曳,蝴蝶轻盈飞舞,蜻蜓灵巧穿梭,白鹭跃出水面,溅出水花,引来无数旅客驻足观赏。政和县作为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积极推进“河湖长制”,建设岸绿、河畅、水秀、景美的水生态体系,社会各界和公众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政府、企业、公众、村民形成共治生态环境治理氛围,为共享绿色家园提供了生动案例,构建起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新格局。
流淌不息的七星河是政和县的母亲河,有着独特深厚文化底蕴。白发苍苍90高龄的县林业局退休工程师曹肇源与老伴儿漫步河边,不由地感慨:“变化太大了,现在七星河,美景尽收眼底。有古色古香廊桥,有横卧架空栈道,有高低错落平台,还能近距离听风声、鸟声、水声三重奏,韵律感、层次感、活力感满满,丰富景观犹如《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意境,是我们老人休闲旅游和生态养老的家园!”
此刻,老人家不远处对岸,一支穿着粉红上衣,套着蓝马甲,扛锹拎帚的“爱心妈妈巾帼护河”队伍,或清扫垃圾,或拾拣枯枝,或打捞漂浮物。4年前5月的一天,县河长办、县妇联组织“广场舞大妈”,组建了“爱心妈妈巾帼护河队”。针对七星河段5公里9座大桥,围绕“一河主轴”,她们划定“九大片区”,实行“多点联动”,确保“统筹管控”,做到每月下旬进行河道保洁。暑去寒来,活跃的七星河畔爱心妈妈巾帼护河队员,进社区、学校,入广场、公园派发宣传小册,普及水资源保护,旅游环境守护知识。常年累月坚守着、唤醒着、召唤着更多人支持治水、参与治水、监督治水氛围,保护好家乡山山水水的生态环境。
如今,全县10个乡镇(街道)成立12支巾帼护河队,3800位“爱心妈妈”加入护河志愿行动,被人们尊为“守护河道生态卫士”。68岁陈金爱队长先后荣获福建省“最美河长”“最美抗疫家庭”“八闽银发先锋”和南平市“道德模范”“三八红旗手”“优秀巾帼志愿者”“廖俊波式好党员”等荣誉称号。
水流舒缓梅垄溪,夕照铺满河面,波光粼粼,蛙声一片,岸边稻菽千重浪,坡地修竹参天,树叶荫翳。梅垄溪是七星河流域支流,沿岸微生境变化多样,是珍贵湿地生态系统。5年前,县水利局治理梅垄溪下游城关鹤岭工业园区,埋污水管,设生态围栏,防止企业废水渗入河道,污染水体水质。同时,铁山镇8个村河段兴建防洪堤,实施生态防护加固工程、岸线绿化,形成一道长4896米防洪景观长廊,打造出梅垄溪绿道景观效果。
随着“企业河长制”的全面建立,河道上违建、河湖里采砂、工矿企业内废水直排等老问题都被依法查处。更令人欣喜的是,那些被依法查处的企业和人员,从“较量”双方转变为“战友”,一些企业从原来的生态环境影响者、破坏者,成为了生态环境参与者、保护者,自觉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引进新技术、整合资源,主动转型升级,做好内部治污工作,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助力当地发展的良心企业。(杨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