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旅游方兴未艾 良性发展任重道远

2019-06-13 10:49:17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郭子腾

贵州平塘县平塘天眼景区

游客在天文馆体验踩星星

游客参观北京天文馆

从《流浪地球》票房大卖到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成为刷屏话题,再到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成功举办,国内天文热悄然袭来,以天文科普和天文观测为主的天文旅游正逐渐走进大众生活。

天文旅游产品日益受到青睐

记者近日走入北京天文馆看到,展厅内傅科摆、流星雨演示仪等设备齐全,馆内互动项目多样,其中“宇宙尺度”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体验。通过红外感应,从地球出发远至77亿光年之外的天猫超星系团,沿途星体的图像、文字资料一一展现在游客眼前,揭开面纱的宇宙深邃浩渺,令人神往。

在天文馆2层,讲解人员正在为育民小学四年级的300余名学生进行《中国古代星空》主题授课,介绍了我国古代三垣二十八星宿的划分,并不时抛出问题与学生互动,现场气氛热烈。记者观察到,天文馆还针对低年级学生设计了写有“圭表与日晷的用途”“牛顿反射望远镜组成部分名称”等问题的任务卡,让学生在游览中解决问题,加深天文知识印象。

北京天文馆工作人员表示,受天文热影响,今年以来进馆游客数量有很大增长,本次育民小学研学活动接待在北京天文馆尚属首次,为此相关部门精心组织了主题授课,并将做好反馈总结,希望能将天文研学旅游做大。

天文旅游发展尚有难点

携程日前发布的《2019天文旅行报告》显示,最近1年内,搜索预订国内外天文旅游产品的游客人数增加了60%,观星、天文台、天文博物馆等产品大受欢迎。然而,市场火爆的同时,天文旅游发展尚有难点。首先是天文旅游产品并非俯拾皆是,在一些大中型旅企官网查询“天文”却产品寥寥。相关旅企负责人表示,基于天文旅游专业性强、开发成本高的顾虑,目前公司还在观望。

此外,由于部分天文旅游景点依托国家科研项目,因而旅游中的安全性因素也显得尤为重要。据了解,为防止对FAST造成电磁波干扰,游客到天眼景区需要经过三道关卡、两次安检,并要在服务中心寄存一切电子物品。贵州省今年3月还修订了《贵州省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保护办法》,增加了携带电子产品进入核心区、擅自建设运行辐射电磁波设施的罚则,处罚额度从1000元至3万元不等。

对不同年龄游客来说,天文旅游的体验感也有差异。来自内蒙古的马玉秋带父母到北京天文馆游览就遇到了问题,她说道:“这里还是更适合年轻人游览,开始时我们还能理解一些项目的原理,可是越到后面越不懂了,如果能有专业的讲解就好了。”她表示,部分设备由于故障尚在维护也影响了体验感。

开发天文产品,最重要的是要防治光污染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旅游系副教授翟向坤表示,天文旅游产品日益受到青睐,体现出我国天文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深入。但资金、技术投入匮乏,场馆建设与后续有效利用难,工作人员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内容单一,缺少与相关机构的协作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翟向坤建议,天文旅游应与传统、常规旅游项目结合,延长产业链;加强专业人员讲解培训;与相关科研机构增强全方位协作。

“室内观测对设备有较高要求,天气和季节又对野外观测产生了限制,夜间室外观测活动的安全保障问题也备受关注。因此,进行天文观测在室内、室外观测都有一定难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讲师林梓表示。

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协会会长付韶宇认为,旅游景区在开发天文产品时,最重要的是要防治光污染。“光污染越严重,游客体验感越差。景区应在保障游览安全的前提下,调整改善照明系统,合理布置并减少人造光源的使用,加强对广告灯和霓虹灯的管理。”(郭子腾)

[责任编辑:姚心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