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农民欢迎的农业科技特派制度已经实行整整20年了,在这个要随时被农民召唤,风里来雨里去日头晒的队伍里,有这么一位巾帼科技特派员用娇小的身躯踏遍青山不言苦,钻研“农业”这本大书。
游秀梅是一名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在农业技术岗位上一干就是30余年,2004年起先后下派到延平区王台镇、南山镇凤池村、顺昌县元坑镇和南平市延平区新视野专业合作社担任科技特派员。担任科技特派员15年间,她累计引进推广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10多万亩以上,增加粮食5000多吨;引进推广名特优果树品种等1万多亩以上;推广新农药1.5万多亩、新肥料2.6万多亩;推广农业新技术3万多亩;建立试验示范片60多片;建设沼气生态示范村2个。她先后获得省、市农业推广先进工作者、南平市优秀科技特派员、南平市巾帼建功标兵和三八红旗手、南平市高层次人才津贴。
当好农业技术的“二传手”
“我是农民的女儿,是党和政府培养了我,给了我工作的机会,我要将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农民,让他们应用农业科技走上致富之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04年,初任科技特派员时,游秀梅了解到当地的农民沿用传统办法,科学种田的意识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她经常利用农闲时间给群众讲解科学种田的知识,根据农时举办培训班、到田间进行示范试验,指导群众如何选择优质品种、如何对农田进行科学管理,手把手地传授科学种田技术。
当时,王台镇井窠村的农户们墨守成规,不愿更换新品种烟叶,导致种植收效低。游秀梅顶着烈日,挨家串户,田间地头,苦口婆心地劝说。经过她的科学“洗脑”,农户们转变思想观念,更换了新品种的烟叶,提高了收成,也提升了烤烟技术。如今的井窠村,已成为王台镇烟叶种植面积最大、基础最牢的村落。
作为直接对接农民需求的农技干部、科技特派员,需要把书本上课堂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游秀梅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摸索出了一套套“接地气”的沟通方式来传授技艺。
每年都有农户烟叶因没有贮藏好发生霉变,烟叶一旦发生霉变,交售时将一文不值。烟技员也着急,以前他们向烟农没少传授温度、湿度要控制在多少的知识,可烟农总是听不明白。结果,她教那些烟农只用一句话:“你们贮藏烟叶要像贮藏爆米花一样。”烟农一听就明白,就懂得做。
做好粮食增产的“助攻手”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身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游秀梅深谙此理,感到责任重大。面对繁多的杂交水稻品种,她精心筛选了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进行试种。每年她都要引进20多个杂交水稻优新品种,在高、中、低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田块试种,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对它们进行仔细观察,对产量进行测产,同时将各类品种的稻米一一煮来品尝,最后决定最佳的几个品种供给农民推广种植。
为了确保新品种试种成功,她经常是冒着38度以上的高温穿梭在试验田里查看水稻长势情况,曾几次差点中暑晕在路边。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考察、试验、示范、培训、指导推广等各项费用,除政府拨款外还有较大的经费缺口,游秀梅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一方面自己掏钱,还经常争取有兴趣的亲戚朋友的支持义务做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搞好病虫防治的“后卫队”
游秀梅围绕“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盯着市场转、帮着农民赚”的思路,每年都要身体力行,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农户、田间,对农作物品种、播期、密度、施肥,特别是防治治虫,她总是指导农民以预防为主,对病虫防治进行细致了解,救活了无数生病庄稼,为农民挽回了损失。
游秀梅围绕“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盯着市场转、帮着农民赚”的思路,每年都要身体力行,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农户、田间,对农作物品种、播期、密度、施肥,特别是防治治虫,她总是指导农民以预防为主,对病虫防治进行细致了解,救活了无数生病庄稼,为农民挽回了损失。
2007年,按当时王台镇的植保技术水平,水稻一旦患了普矮病就只能拔去丢了。游秀梅在一旁看了很是心疼。于是她向她当时在读研究生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求教。在教授的帮助下,她找到了可治普矮病的农药,使水稻能正常的长高抽穗结实,挽回了损失。
多年来,她为农民答疑解难诊断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普矮病、柑桔炭疽病等问题,并及时指导农民防治面积达20000余亩,减少粮食产量损失2000多吨。
干好花卉种植的“主攻手”
2017年游秀梅任延平新视野花卉专业合作社科技特派员以来,为帮助企业生产更好的发展,她带头组建了科技特派员团队。
她邀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周厚高教授和王凤兰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师桂英加入团队工作。3位省外优秀的学术专业人才带着他们的智慧和学术成果来延平,极大的增强了科技特派员团队力量。
科技特派员团队对百合鲜切花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用肥水平、鲜切花采后处理方法等进行调研分析,引进农用酵素、一次性施肥、切花采后保鲜处理、百合花连作障碍土壤修复等新技术,尤其是鲜切花保鲜技术,帮助了花农度过了19年春节花卉市场的“寒冬”,缓解了“卖花难”的问题,大大减小了花农们的经济损失。
据初步统计,下派的花卉专业合作社短短2年间,以游秀梅为带头人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就为合作社组织开展百合种植新技术及花卉市场需求等培训130人次。游秀梅在百合花基地与企业花农吃住一块,深入到田间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提高了百合花种植竞争力,使百合花产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陈朱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