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南平致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样板

2018-11-07 15:11:49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陈伟

中国环境报记者陈伟南平报道 2014年5月,南平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创建为期3年),南平市抓住这一机缘,三年多来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工程建设、机制创新、特色培育和示范引领,从防洪排涝、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水管理五大方面推进试点建设,探索具有南平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已初步建立起山、水、绿、城与人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

如今,无论你来到闽北任何一座县(市、区),一幅水绕城,城依山,山傍水,青山如黛,绿水迢迢……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美景展现在面前。

守护闽江源头活水

南平市位于闽江流域上游,境内主要河流有闽江支流建溪、富屯溪、沙溪以及闽江干流,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74条。

南平市一改往年河流治理从“工程治水”转向“生态治水”,通过建设一批具备防洪、供水、灌溉等综合性功能的中小型水库工程,形成“上调下防、库堤结合、疏挡并举、滞泄并重”的综合防洪安全体系。

同时,做好“加减乘除”法,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

“加法”,就是持续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管控,控制林木采伐,推进造林绿化,实施生态修复、植被恢复、水源涵养等工程,不断提升南平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目前,南平市森林覆盖率达77.35%,居全省第二;森林蓄积量达1.62亿立方米,居全省第一。

“减法”,就是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严把项目准入关和排放总量关,严控矿产资源开发,明确提出采矿权到期不再续批、新的采矿权原则上不审批,逐步淘汰小木材加工等企业,从源头上实现能源资源消耗的减量化。近年来,南平市关停了一大批影响生态环境的矿山和小木材加工企业,否决了1 00多个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和环保要求的项目。

“乘法”,就是积极推进国家示范试点建设,研究用好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及交易政策,开发低碳金融产品,推广绿色信贷,探索建立生态银行,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放大生态资本效应。

“除法”,就是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水土流失和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以及严控化肥施用量,农村万人保洁机制在全省推广。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监测评价全部达标。

探索水脉发展新路

试点三年来,南平市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形成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绿水维护补偿考核、美丽乡村建设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助力水生态文明长效有序推进;落实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河长制”实施方案,创新流域保护管理机制,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严格河岸生态地保护,提升河湖健康管理能力。

此外,南平因时而新,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全国首个国家储备林精准提升PPP项目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南平经验,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推广性;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在全省推广,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到位资金4.14亿元。

如何发挥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资金4.14亿元。南平市将强化落实四项工作继续提升水生态环境。

——继续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三条红线”控制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南平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继续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着力从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水生态、水文化和水资源管理五个体系谋项目、抓建设,确定140多项目标任务完成。

——继续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力度,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持续抓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重点县、重点乡镇等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落实水土保持生态村建设。

——继续推行“河长制”工作,建立并落实“有专人负责、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的“四有机制”,突出五个整治:治畜污、治污水、治采砂、治“四乱”、治黑臭水体,逐步构建“纵向协同、横向联动、网格化监管”的河流保护管理新机制。

营造人水和谐共嬴

南平市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如何通过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建设品位,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打造山水相融、城景相依、人水和谐的“水美城市”,成为南平市委市政府探索闽北新发展之路的重中之重。

南平市10个县(市、区)均依山傍水,都有一两条河流穿城而过,形成了优美的城市水生态环境。2017年,南平市在全国率先提出“水美城市”建设理念,将老城区改造提升跟新城建设融合发展,编制专项规划,采取“PPP”或“PPP+EPC”建设模式,推动12个“水美城市”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9亿元。国家水利部水规总院拟以南平市“水美城市”项目建设为标准,制定《“水美城市”建设规划导则》。

将水面景观与岸上景观相结合,让河流、岸线、景观、道路与城市设施自然衔接、融为一体;将白天景观与夜间景观相结合,把景观亮化和城市照明有机结合起来,把夜景和夜游结合起来,形成一县一特色、一江一景观的城市夜景和夜游项目;依托武夷山“双世遗”品牌,将优越的生态和清新的空气与特有的朱熹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等相结合,构建起大武夷旅游经济圈,以世界双遗产、养生度假、生态旅游为三大品牌,发展生态游、红色游、乡村游等特色旅游,将南平打造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建立起以中国式养生为特色的国际度假日目的地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助推了水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又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去年,境内主要水系闽江干流、富屯溪、建溪等Ⅰ—Ⅲ类水质比例100%,其中Ⅰ—Ⅱ类水比例92.6%;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了100%,实现人水和谐共嬴。


[责任编辑:谢志源]
闽北日报-数字版
大武夷关键词
版权申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0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闽ICP备[05001716]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