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间破旧的厂房,一个临时搭盖的小棚,三张大圆桌,我与俊波度过了一个别样的大年三十。
围桌而坐的有企业主,有施工队,有技术员。2003年,俊波时任我们邵武市拿口镇的党委书记,而我是该企业的股东之一。记忆很深,2001年廖书记利用国道边下村茶果场柑橘园土地,规划一个占地600亩的拿口工业平台,建设起闽北第一个镇级工业平台。为了招商引资,2002年年底,廖书记连夜专程赶往浙江庆元做说客,请来了一家造纸企业。
由于企业是年底引进的,春节前夕还在大建厂房。企业主和工人远在他乡,无法回家过年,决定在旧厂房一起吃个年夜饭热闹一下。企业主徐总开玩笑地说:“廖书记,要不您也过来跟我们一起过年吧。”没想到廖书记一口答应了。与我们挤在一间旧厂房里吃一餐简便的年夜饭。席间,廖书记亲切地问候大家:“你们过来辛苦了!在这边创业,人生地不熟的,不过大家尽可放心地在这边安居乐业,遇到困难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帮你们解决。”听到这里,我们心里暖洋洋的,那种滋味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记得那天徐总和他的妻子很是感动,事后跟我说:“出来做生意,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书记,没有官架子,竟然能陪着我们过年。”
徐总曾经告诉过我,来这边办厂的大多是被廖书记的人格魅力吸引来的。他说,本来计划着在庆元建厂的,正是因为廖书记顶着寒风,连夜坐了7、8个小时的车赶往庆元,加之以合理优惠的政策,说服了他。落地后,本以为也要像在外地办工厂一样,自己跑手续,未曾想廖书记专门派了一个人,全程帮忙办理手续,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在当时这样的做法是很少见的。”
我作为企业的股东之一,对此也深有体会。企业投产后,廖书记只要一有时间,都会跑到企业来走走看看,问问我们近期是否有遇到问题,如果当场能解决的绝不拖到后面,立即帮助协调处理。后来,他被调到邵武市当副市长,可他并没有忘记我们,还时时刻刻打电话来关心企业的发展。印象很深的是,2007年,企业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徐总计划去借高利贷,廖书记得知此事后,立即做他的思想工作,打消了他借高利贷的念头,让企业能够继续再生产。虽然,由于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的原因,现今已转行了,但廖书记为我们浙商企业的辛勤付出,我们永记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