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科技盛宴的背后

2018-04-19 17:07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林梦琳 汤文娟 文/摄

    第一轮比赛出现失误后叶博奕立即对编程进行修改。

    “行走时长可以再延展两秒钟”“你们策略物这么少是怎么做到的?”……15日,在第十六届南平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比赛现场,不仅能见到赛场上激烈角逐的厮杀声,还能看到在赛场外队友间、对手间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相互协作的身影。

    交流:重在思维的碰撞

    “你们还剩30秒,是否考虑重新操作‘开启喷泉’?”在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现场,裁判员看到来自邵武四中的姜沛哲队提前完成任务,便建议将方才操作失误的分值挽救回来。队友间眼神交流后,决定重新操作。

    据了解,该项比赛任务较多,相对繁琐,正常情况下,选手们多为踩点完成任务,而像姜沛哲队这样提早完成任务的队伍甚是少见。记者观察发现,他们与其他队伍不同的是,比赛当中他们并没有像其他对手那样要频繁地更换策略物,而是将机器人挪回原点,然后一对一地完成任务。

    “其实,孩子们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具有可行性。”姜沛哲的指导老师肖正华告诉记者,姜沛哲队的这种做法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方法,由于每一次操作都要重新调整方位和角度,这有利于提升孩子的现场应变能力。而对于一些使用策略物频繁的队伍而言,他们的优势在于一次操作能够完成多项任务,这种“一箭多雕”的做法有利于提升孩子的“效率意识”。因此,无论孩子选择何种方式,都有利于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没有固定模式,条条道路都可通向‘罗马’,比赛重在让各种思维碰撞,相互交流。”

    成长:机器人与我一起长大

    “裁判,我们准备好了!”六年级的叶博奕和他的队友姚乐尘自信满满地按下了机器人的启动按钮。接下来的操作,他们放心地交给了他们的“朋友”——机器人。因为在上一轮的比赛中,出现失误后,叶博奕立即对机器人程序进行了重新编程,“相信这一次它一定能闯关成功。”叶博奕自信地说。

    整场比赛下来,叶博奕这个个头不高,洋溢着一脸笑容的小男孩显得十分淡定,而这份淡定并不是从他脸上透露出来的,而是在他的机器人身上寻觅到的。“我的机器人也跟着我长大了!”叶博奕充满稚气地说,这是他第三次参加市赛了,之前还参加过省赛,所以面对刚才的失误才不会紧张,“我不紧张了,机器人自然也不会‘紧张’。”

    叶博奕的父亲叶剑锋告诉记者,比赛并不是第一位,而是孩子参加比赛的过程。鼓励孩子参加,重在竞技中体验失败以及学会如何面对失败。观察孩子成长轨迹,叶剑锋发现机器人比赛,让孩子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对他的性格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

    协作:比赛时的齐心,赛场外的互助

    “我们是互补型”“我们是集智型”,比赛现场,我们随处可见双人组合,而他们都对自己的组合有个准确的定位。

    南平一中吴安慧和杨晨瀚的组合,在他们自己看来是再完美不过的了。整场比赛下来,他们配合得相当有默契,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彼此都能会意下一步应该做些什么。他们俩是在去年十月份的一个机器人活动上认识的,在之后的几场活动中,两人都发现对方的长处正是自己的短处。“机器人比赛考验的不单是大家的思辨和动手能力,我觉得更加考验队友双方相互协作的能力。”杨晨瀚表示,能够找到这样一个互补型队友非常难得。

    “我们之间不单单在机器人上成为好搭档,在学习上也成为了不可多得的‘学友’。”吴安慧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已经高二了,课业也相对重了起来。所以,他们不仅在机器人制作中相互帮助,在学习上也相互促进,“我们参加比赛的同时,课业一点都没有落下。”

    ☉林梦琳 汤文娟 文/摄

(责任编辑:姚心妮)